今年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严肃的政治态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组织开展农村教育调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家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科学把握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根据《教育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职责职能,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下称“课程教材研究所”)组建由党委书记、所长张国华同志为组长,专家学者、教研员为成员的团队,赴云南省宣威市和元阳县,深入两地的部分中小学,通过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座谈,对校长、教师和学生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宣威市、元阳县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帮扶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策,助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公平。
二、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两地均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地方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在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发展、激发教育内生活力、引入促进教育发展动力以及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系列本土化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方面,个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课程规划意识较为缺乏,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掌握不够深入,对考试评价的新理念理解不够到位,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有一定困难。
二是在专业支持方面,个别教研员对课程教学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掌握不足,难以满足区域内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是在条件保障方面,教师结构性缺编,教师培训和教研经费不足,学校现有电脑等硬件设施设备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
三、找出帮扶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策
以县为单位实施区域性帮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结合单位的性质特点,着力破解两地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
(一)明确帮扶思路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指示精神,基于宣威市和元阳县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挑战,课程教材研究所坚持问题导向、项目引领、全面帮扶、培育优秀的原则,聚焦两地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课程教材研究所落实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及课程领导力等项目,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施帮扶,为两地教研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全面提供专业支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和教研员,为深化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优秀师资队伍。
(二)创新帮扶机制
建立实验区帮扶机制。将对口帮扶县的中小学纳入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为期三年的帮扶,分别由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中小学教学研究中心对接。其间享受实验区所有政策机制与专业支持。帮扶期间,指导专家的城际交通、劳务、住宿由教材所承担,真正履行帮扶责任,全力支持两地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指导培训机制。组织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参加国家级示范培训,提升新课程理解和实施能力,聚焦新高考下高中9个学科的教、学和考的有效应对,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组织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落实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组专家赴两地开展送课进校和专题指导;组织优秀校长和教师在研修基地校跟岗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水平。
建立教研赋能机制。引导两地校长、教师及教研员参与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学科在线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合作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校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指向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建立数字赋能机制。以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培训,提高数字信息资源在助教、助学、助管、助研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课程教材研究所协调有关单位向两地捐助教学电脑60台,在10所乡镇中心学校建设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搭建数字化赋能教学的“立交桥”,充分发挥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资源汇聚及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农村学校课程教学的资源库、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视窗、家长赋能学习的新场域,构建数字帮扶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样态。
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也是着力解决对口帮扶单位“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课程教材研究所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存在的难题,分析关键问题,统筹各方资源,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对增强两地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校发展新动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有效形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政策研究与宣传中心主任)(来源:学习强国)